宣教研讨会特辑| 美村教会宣教的神学、策略、结构和模式

报告人:Peter

我们意识到我们正处于一个重大而且充满危险的开端。所以,我们一方面试图跟伙伴教会、团体和个人共享这个伟大的图景,另一方面也希望在此过程中彼此切磋印证,而不是一意孤行。

将一个如此粗糙的景象和设想拿出来、展示给众多有见识的人,这实际上是一件难免尴尬的事。但我们坚信我们的基本设想、原则和目标是正确的,并且知道,或快或慢,神最终会带我们进入宽阔之地。如果到那时我们才将成果展现给大家,那会更有说服力但是现在,我们邀请大家来观察和研讨,虽难免尴尬,但也因此避免了炫耀成就之嫌。同时,我们也希望在艰难且凶险的过程中,与同伴们共同经历,好在这一条路上彼此成为自己人。

这次,我要同大家分享我们的宣教观、策略、结构和模式。我们的宣教观是建立专注福音的教会,以差遣同样专注福音的教会,往普天下去建立更多专注福音的教会,如此使万民作基督的门徒。简单来说,我们的宣教观就是教会差遣教会去建立教会。我们的策略是在这个宣教观中,通过进入共同文化、借助于间文化群体跨越文化鸿沟,并以多要素结构化的方式进行系统性宣教,并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模式以复制和倍增。我将重点介绍我们的宣教观和宣教事工的多个要素及其关联。

一、宣教神学

严格来说,美村教会没有直接的宣教神学。虽然圣经中有直接的宣教主题,并且这是其中的重要主题,但我们没有直接的宣教神学。

美村教会先有的是在这间教会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般特征,那就是自觉地专注于对福音的辨认、理解、信从和宣讲,并将其应用于教会的一切行动中,激励教会成员按福音行事、行事为人与福音相称。我们首先从对福音的理解出发,形成了对圣经中各个主题及其关系的理解、对我们所属的改革宗传统的理解,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命题和牧养的设置。

此后,我们才有了对宣教的理解。这是我们在神学和牧养上的一个突破。但这个突破是建基于我们正面地理解宣教之前就已经有的一些看见之上,并且也只有在与这些看见的互动中,我们才可能正确地理解美村教会所试图进入的宣教。

(一)一系列核心的神学概念

1.   改革宗框架下的十字架神学与圣经神学的进路

1改革宗神学框架

改革宗神学框架是指以改教家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中所阐述的基督教教义为主导的教义体系。

2)十字架神学

对改革宗神学和教义的整全理解,必须以福音为核心,即以十字架神学的方式来理解。具体来说,我们所说的十字架神学包含三项基本意涵:十字架神学作为神学的内容、十字架神学作为神学的方法和十字架神学作为生活道路和样式。

a. 十字架神学作为神学内容:作为道的内容和道的行动的十字架 ,即各各他的十字架事件和通过道和圣灵在上帝子民的心中行动的十字架。

b. 十字架神学作为神学方法:唯独通过基督并他钉十字架理解圣经中关于神和我们的一切启示。

c. 十字架神学作为生活道路和样式:在十字架上钉死肉体和世界的生命道路和背起十字架来跟随主的门徒之道。

3)圣经神学的进路

我们所说的圣经神学的进路同我们的福音关注是一致的。

在美村教会的六项信仰告白中,我们指出:圣经的中心内容是上帝以基督的死和复活成就的替代性救赎。整本圣经的内容或是在直接预言和宣告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或以预表指向他,或说明对他的拯救的需要,或以他的拯救为前提。

对于圣经的解释,我们应当以爱上帝和信靠顺服的心,仰赖圣灵的恩典,尊重并按着圣经字面和文法的意义,在经文的上下文脉中,参照具体的历史情境,以认识和显明基督为目标,遵循教会所接受的合乎圣经整体的全备教训加以解释,以建立自己和众圣徒的信心和德行。

(二)福音的定义和相关的几个概念

1.  福音的定义

福音是末世神在基督里通过基督的死和复活代赎其所拣选的子民的拯救行动。

2. 教会是福音的有形展现

一群恨上帝也被上帝所恨的人,现在真实地在上帝的爱里爱上帝。并且,这种对上帝的认识和爱的领受在这一群天性不同、来源不同、种族不同的人当中彼此印证、是同一的。这只能说明发生了一件事:上帝真的在他们当中,与他们和好,赦免他们,称他们为义,接纳他们为自己的子民;而这些被接纳的人也因此被唤醒,转而爱上帝。这是当下真实可见的事实,这真实可见的事实就是教会。

所以这就是福音:原本恨上帝也被上帝所恨、被神弃绝也与神隔绝的一群人,如今被神所爱也接受神的爱,并且爱神、与神和好、被吸引而进入与他相交的状态。基督徒不仅仅是信上帝的人,基督徒是通过基督与上帝交往的人。

这个交往的可见的现实是什么?是教会。关于教会论和基督徒生活,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第四卷中给出了一个标题式的说明:上帝喜悦用有形可见的方式来吸引我们与基督相交,并借助这些来保守我们在与基督的相交中。这有形可见的方式就是指教会的聚会、教会的制度、教会的宣讲、教会的讲台、教会的圣礼等等。这些是有形可见的,通过它们,上帝使我们到基督面前来与他相交,并且也使用它们保守我们在与他的相交里。

因此,教会是可见的福音的现实。

3.  与基督联合的基督徒生活

我们对于基督徒生活的理解也与此相称。我们也教导十诫命,也教导合乎圣经的基督徒家规。但是我们认为这些不是对基督徒生活理解的最关键的要点。我们理解的关键是基督徒与基督的同死共生的联合,基督徒是通过道、圣灵、教会而联合于基督的身份、性情、使命、权柄和基督的定命,即基督在世的苦难和基督天上永恒的荣耀。我们称此为与基督联合的三途径和五联合。

4. 我们所处的末世进程

基督徒的生活也被一个特定的时间概念所规定,那就是:现在是末世。这意味着我们同时被以下三件事支配:

(1) 基督已经把将来的永恒带到了仍在时间中行进的世界,以至于我们时间中的每个瞬间都带有终极性的极端特征,都是直接面对永恒的审判者的时刻。此时接受基督,就有永生;此时拒绝基督,就是拒绝了赦免和和好,就要被定罪而受永远的刑罚。如诗人里尔克所言:“谁这时没有房屋,就永远没有房屋;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2)我们被带入了结局已被命定并已经告知的进程中:基督必要再来,审判活人死人。

(3)我们也进入了一个有具体内容和特征的进程:在世界的越发败坏中,教会也面临整体背道的危险。但真教会蒙保守而坚立,且完成把福音传遍天下的使命。

(三)美村教会对福音的定义及变化

1. 福音的定义

福音是神在末世藉着他儿子的死和复活以替代性救赎来拯救蒙拣选的子民的行动。

这个定义的几个要点:

(1) 福音是神的行动。福音不仅仅是上帝过去行动的消息,这个消息和原理的宣告也是上帝当下的行动。借着宣告两千年前的行动,上帝现在把这个行动施行在我们的生命中。藉着讲述耶稣宣告“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上帝向我们宣告耶稣所带来的上帝的国,并吩咐我们悔改。藉着启示我们因信称义,神在我们里面创造信心,并且应许称义。

(2)这是神终末的、终极性的行动。福音不仅仅是指示我们具体生活的原则,更是终极绝对之神突破进入这个在时间、因果和偶发事件中进行的世界中,要求我们做出永生永死的抉择。

(3)这福音的核心是替代性救赎,是以耶稣的死和复活为中心成就的。上帝救恩的本质就是替代性救赎。

(4)上帝拯救的对象是蒙拣选的子民。

2. 这个福音定义的问题

福音是末世神在基督里通过基督的死和复活代赎其所拣选的子民的拯救行动。这个定义有浅显却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上帝以福音的行动拯救谁?谁是上帝藉着他儿子的死和复活所要拯救的对象?

福音是末世神在基督里代赎其所拣选的子民的拯救行动,这是我们的定义。既然说上帝有一个行动,那这个行动肯定有承受的对象,这才能构成完整的句子。说明拯救的对象是谁,这是拯救这个行动在文法意义上必要的一个部分。拯救是个及物动词,它肯定有一个对象。救谁?不是救全世界的所有的人,而是救他从创世以来所拣选、所预定的百姓。

神拯救的是所拣选、所预定的百姓。这一对神拯救对象的认识是非常了不起的见识。为了获得这个见识,基督的教会曾经争论了很久,甚至有的人因为坚持这个见识而被反对的人杀害。而我们也拥有这个见识——上帝所拯救的,不是所有的人,而是上帝创世以前就拣选的人。对这个命题的把握需要深入的对圣经的研究、深刻的灵性经验和透彻的神学逻辑。而我们把握到了。

然而,圣经对于上帝所拯救的对象的另一个说明,却是更加直截了当的,不需要深刻的见识也能够清晰把握。并且圣经对这个特征的说明也使用了更多的篇幅,只要你读旧约,读新约,你就能发现它。对它的表述在字面上很明显,没有任何逻辑矛盾需要澄清。这个浅显的、对于拯救对象的说明就是“万国万民”。

上帝所拯救的是蒙拣选的子民。这是深奥的启示,我们都清晰地确认了。但“万国万民”作为神拯救的对象,这个在圣经中清楚且浅显的要点,却被我们忽略了。

现在,我们要把这个更浅显的要点放进对福音的定义里:福音是神向万国万民中蒙拣选的子民实施的拯救行动。我们是福音的接受者,作为万国万民中的某国某民中的人接受了这个福音;但我们所接受的不是给一国一民的福音,而是给万国万民的福音。因此,当我们接受了这福音,也就接受了向着万国万民的福音使命。

所以,我们发现了过去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忽略了一个极为明显的核心概念。不仅仅是我们忽略了,比我们更有洞见的一群人,他们指教了我们如此有深度的命题——神是向蒙拣选的子民实施救恩——却也同样忽略了“万国万民”。我们则开始面对它,而不再忽略它。

因此,我们的一个改变是:在我们的福音定义中,对福音对象的说明变得更加清晰了。因着这个改变,因着对上帝拯救对象更清晰的认识,教会开始自觉地面对和领受上帝向着万国万民的拯救,并委身于上帝向着万国万民的拯救行动。基于此,我们有了一个重要的觉察和确认。

3. 宣教是福音的本质,也是教会的本质

宣教是福音的本质。使教会成为教会的是福音,而福音是神向着万国万民实施的拯救行动。因此,被这福音决定的教会也是委身于上帝向着万国万民拯救行动的教会。因此,宣教是福音的本质,也是教会的本质。

在这里,我们不是在排他性的意义上说“本质”——不是说宣教是福音的本质,代赎就不是了。而是说宣教是福音的内容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领受了这福音的教会不可缺少的特征。教会所领受的福音,如果不是向着万国万民的福音,就不是圣经里说的那个福音;它所领受的福音使命也就不是向着万国万民的福音使命。这样,它也就没有领受福音使命。而福音的使命是教会的本质特征。

宣教跟教会的成熟程度无关,只要是真正的教会,它就应该宣教。

4. 宣教与福音的关系

上帝的使命行动(Mission Dei) 就是福音。福音是上帝已经发起、正在实施、终将完成的拯救行动,这个行动就是上帝的Mission。基督徒借此得救,且得蒙恩子民的名分和美福,也领受了参与这个行动的呼召。

5. 宣教的概念

中文圣经中有“宣讲”、“传讲”、“宣传”等表达,但确实没有“宣教”这个词语。但其实表达“宣教”的用语在圣经中非常多,最基本的用语就是“差遣”(apostellopempo)。在拉丁语中,相应的词是mittere,经过一个变化就成为missio。这就是英文单词mission的来源,它的意思是“差遣”。

在圣经中,“差遣”的典型用法就是耶稣自己受父的差遣,并因此差遣门徒离开原本的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履行使命。简单地说,就是使一个人领受一个目标明确的任务,从一个地方和位置离开,到另一个地方和位置去执行命令(见约翰福音20: 21、14:12;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的结尾,以及使徒行传1:8)。

“差遣”包含有一种行动现场挪移的含义,指向跨越区域和人群的使命。按照这个词最基本的含义,如果我们留在北京,也传福音,这是不是宣教呢?从广义上来说,是;但从狭义来说,不是;从上帝整体的安排来说,是;但从上帝差派人的意义来说,不是。他吩咐我们说:“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耶稣不可能在天堂里宣教,他必须离开天上的宝座,来到与他自然的归属不一样的地上。他完成了他的使命,然后把这个使命托付给了我们。

使徒行传真正的要点是两个转变:一个是地域的转变,一个是教会的意识自觉的转变。

使徒和教会的活动地带从耶路撒冷、犹太全地、撒玛利亚越过巴勒斯坦地带进入外邦,然后直接进入希腊本土,最后向罗马进发——这是地域的转变。但更重要的是,从耶路撒冷教会遭受逼迫开始,整个使徒行传所记录的,就是教会由向着犹太人到向着外邦人的方向扭转以及对向着外邦人宣教的使命的觉察过程——先被动后主动地,上帝引导他的教会进入自己的心意。使徒行传中最重要的主题就是这个转变。

因此,我们绝不能从一般的意义说:耶路撒冷教会停留在耶路撒冷也算是宣教。如果那就是上帝要的宣教的话,上帝就不会让他们往四处去。他们只需要在耶路撒冷待着,从各处来过节的人就能听到福音并将它带回到各处。但在使徒行传的叙述中,他们来是教会主动去的前兆。因此,从严格的意义来说:我们不能认为我们不用出去,在家祷告也是宣教,我跟邻居喝茶也是宣教。

二、我们的宣教观和策略:教会差遣教会去建立教会

1. 基本的命题

我们的宣教观和策略是:教会差遣教会去建立教会。

从美村教会一直有的对福音的专注和自觉来说,我们不认为所有的教会在其自身的身份和与福音的关系中都有同样的、足够的自觉。所以我们在福音的自觉中,把上述命题中的“教会”限定为“自觉地专注于福音的教会”。于是,我们的宣教观是:差派自觉地专注于福音的教会去建立自觉地专注于福音的教会,并使他们进入向着万国万民的事工以使万民作耶稣的门徒。

2. 差遣的主体

在我们的宣教观中,差遣的主体不是个人,也不是特定的宣教机构。受差遣的基督差遣了教会,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履行受差遣的使命。因此,在地上,只有作为基督身体的被授权和指派的教会是被差遣并差遣人的宣教的主体。

教会是上帝在福音里建立的唯一的本质性的实体,宣教的机构或者别的什么机构则不是。上帝没有建立和授权机构,只是当教会实在不肯做时,上帝又要做,就让另一些主体做了。上帝自己建立的、唯一的、可见的属灵的实体是教会。并且,我们在圣经中也没有见到过任何跨教会的、实现某种局部的特定功能的机构。

教会是这向着万国万民的福音的接受者,教会也是这使命的接受者,因此只有教会是差遣的主体。教会作为差遣的主体,这个概念区别于两点:

1)区别于所谓的个人的感动和呼召

有人说,我一直有感动、有呼召要作宣教士,这是我从12岁时就有的,所以当我长大之后,我就一直在寻求这种可能性。后来正好教会通知说有宣教负担的人可以去了解一下某宣教机构,他们正在招募宣教士。所以我就去报了名,经过教会的推荐,在考核合格后,我就成了他们宣教机构中的一员。那么谁差派了你?上帝召选和差派了我。不是说所有这样的宣教士本身成问题,但这样理解领受使命的方式是有问题的。

确立呼召并差遣人的应当是教会,而不是上帝直接召唤个人。

2)区别于宣教机构差派宣教

宣教机构到教会中去说:“有宣教负担的人都来,把人和钱给我,我们负责训练他们,然后把他们派到不同的地方。”这是目前宣教的普遍状况。有的时候,不同的宣教机构都往同一个地方派人,所以那个地方有一群来自不同宗派和教会、归属不同差会的宣教士。他们很难有共同的事工目标,很难有持续的事工,很难做出超过一年的规划。很多时候,宣教士群体成了目标模糊、斗志涣散、缺乏计划和协作,也缺乏可信赖的委身的人群。基督教世界的英雄,仿佛成了维新时期的浪人。

但对于我们而言,非常简单明确的,只有教会才能作为被上帝授权的使命群体进行差派。差派的主体既不是个人领受的使命,也不是宣教机构组织宣教团体,而是教会。只有受负责任的教会差派的负责任的教会使命共同体,才能有基于长远的规划和负责任的配搭协调的持续的行动。

3. 受差遣的使命者也是教会

被差派前往宣教地履行使命的是教会而不是个人。在过去,往往是一个魅力领袖组建宣教团队。我们都知道戴德生,我们极为受惠于他,但这不是最好的宣教模式。保罗和他的同工们是作为一个小组被差派的,并且此后他们也总是作为一个团队来行动的。

特别在现代社会,人群众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时,如果差派的不是个人,而直接是一间教会,那会强有力的多。

所以差派不是差派宣教士个人,也不是差派宣教士家庭,甚至于更合宜的也不是差派几个英雄,而是差派一个组合好了的使命共同体。依据使命的特征、工人的成熟程度、宣教地任务的重要的程度,以及跟母会的关联程度,团队的人数可以是5个人、15个人、30个人。如果宣教地离母会近,并且宣教任务不算繁重,也没有特别的障碍需要克服,那么团队人数可能是5个人。反之,就可以差派一个人数更多的团队,15个人甚至30个人。但无论如何,被差派前往的是一个团队,是一个使命分明的教会共同体。

4. 差遣的目标是建立能履行使命的教会

教会差派教会去干什么?宣教的任务没有别的,就是去宣讲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并基于耶稣基督的死和复活吩咐人悔改、投靠耶稣,并应许投靠主名的就必得救。差遣的目标就是宣讲福音,并且使归信者被建造为教会。

但糟糕的是,如今很多人的宣教观发生了改变。今天的基督教世界不认识宣教,却否定前辈的宣教功绩。他们向宣教地的人道歉说:当时我们的前辈宣教士过分地不重视文化多样性,试图用一种殖民的、侵略的态度把福音带给你们,给你们带来了很多的伤害,我们为此向你们道歉。这种论调在当今的教会界非常流行。他们把过去的宣教行动当成是一个在殖民时代受殖民精神主导的行动,不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不重视当地民族的主体性,并且破坏了当地文化的连贯性。 

差遣的目标是宣告福音并建立教会。但有时会发生被差遣出去的人或群体失去目标的情况。他们或者没有目标,或者有错误的目标,而且有错误的理解,比如以为宣教就是去与当地的人同住,或者宣教就是去安慰、鼓励、肯定和医治等等。

也有人把宣教事工理解为去建立门徒个体,然后再使他们回到所出自的教会去服事;或者试图了解当地已有教会的需要,并满足他们的需要。但我们坚信,我们要建立专注福音的教会,而不是去辅助已有的教会,或是去满足已有的教会的需要。我们要自己建立教会,并且由我们——而不是当地已有的别的教会——来为这个事奉的果效负责。这不是不与其他教会进入互助和共享的关系,而是要明确权柄和责任。因为最终仍要各自交账,所以必须有责任和权柄分明的事工任务,那就是建立名实兼具的、自觉于福音的救恩、也自觉于福音的使命与权能的教会。

5. 总结

所以,在进入外展宣教的使命时,我们仍要把建立自觉地专注于福音的教会看为首要之事,而不是只急迫于外显的可见的果效。而且是由这样自觉专注于福音的教会以福音的使命和权柄差派使命的团队,作为一间使命感分明的教会,前往使命地点去建立专注于福音的教会。

6. 我们其他的战略考

(1) 通过通行的共同文化——即宣教主体与宣教地人群之间的间文化群体——来进行宣教。

(2 ) 聚焦中心城市、核心群体、青少年一代和校园事工。

(3) 多要素组合的结构性事工和模式化的努力。

三、美村教会宣教事工的构成、机制和模式化

接下来我将介绍美村教会多要素组合的事工结构。我把它分成六个小的项目/单元。单元是指一个项目其中包含很多具体的要素,这些要素按一定的机制和结构组合成一个特定的部分。同时,各个单元之间也同样地按照具体的机制和结构彼此联合,构成我们的事工系统。所以我们的事工也叫做结构性的系统宣教。

1. 六个单元

1)神学和牧养

我们有逐渐成熟的福音神学和专注于福音的牧养。基于此,我们的牧养体系得以建立和提升。

在我们的牧养体系中,EE个人布道训练和我们自己正在发展的初信栽培系统格外重要。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格外关注的事情。有一件事原来我们是不够的,但在这里给我们补足了,而且有机会强有力地整合到我们的训练之中,就是EE个人布道训练。我们格外感谢一直热切接纳和帮助我们的印尼EE培训中心。

专注于福音的、以门徒训练为中心的牧养,是产生大批有福音信心、也有福音经验和福音使命感的基本成员的关键。只有福音和圣灵才能在人心里激发热切和持久的激情和灵感,才能在基督徒群体中赐下信任和怜悯,才能于布道场中使上帝的仆人发出智慧、勇敢和舍己。

有时候外人不太能理解我们的平信徒的事奉状态。我们当中最有活力的人,很多并不是在教会中被任命的教牧或有职分的同工,但他们一周带三次、四次甚至更多的查经。每次只带一两个人,还经常被人放鸽子。但一旦对方肯坚持,他们也就能坚持到底。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平信徒,他们构成我们广泛的、有活力的部分,也是落实美村牧养的重要部分。教会里的属灵的活动是发生在一个一个的教会成员热心的努力当中的。

2)美村圣经神学院

我们的一年班,现在是圣经神学院,在印尼已经是第四届了。而作为神学院则是第一届。

我们当初来印尼,并不是为宣教来的,而是当教会确认了宣教是教会的本质以后,就不能把它停留为口号,而是要把它变成设置。当时的想法是,把我们一年班的一部分放到宣教地,这样一来,任何一个人想要读一年班时,他都要想一想:我在北京呢,还是去宣教地呢?在我们的教会中,几乎所有热心的弟兄姐妹都有读一年班的计划。这样的一个设置,使得他们必须将读一年班的考虑和要不要到宣教地的考虑放在一起。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把宣教意识带给整个教会。所以,最初一年班的一部分来印尼,只是作为一年班实习的内容。但没有想到的是,便雅悯同工的带领和其他弟兄姐妹竭尽全力的服事将原本计划的实习变成了真正的、有果效的宣教。于是,实习就变成实战,真刀真枪的战场在雅加达已经打开。

以一年班——现在是圣经神学院——为宣教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构成我们今后有的宣教模式的基本的特征。我相信在今后几年中,美村教会最有活力的群体仍然会是一年班在校生。入学之前、毕业之后他们都不太可能自由地随时放下手中的事务去、临时去做另一件对于救灵魂而言急迫的事。但我们始终有一个活力强健的群体,那就是一年班在校生。这构成了一个我们的宣教事工特有的基础。

我们说教会差派教会,实际上是差派了一年班。我们不是差派了一批宣教士——带着某种特定的职务和任务量而来。在这个宣教团队有的,不是一种行政权力关系——有一个人被任命为领袖,其他人都是宣教士;这个团队有的,是强有力的牧者作为老师带着学生。师生之间既有不言而喻的权威,又有爱护和依赖。一年班学员不仅勤奋地宣教做工,也在学习和服事中成长。在这里,引导和跟从、爱护和依赖、教导和成长、权威和信任美好地组合,构成了非同寻常的、良性的伙伴关系。

我曾看到很多宣教团队,他们的领袖焦头烂额。团队内部常爆发不和、结党和争竞——这些甚至会导致原本业绩卓越的宣教团队一夜之间解体。

我们并不是深思熟虑地设计了我们宣教团队目前有的关系和状态,但客观上,当初差派一年班到宣教地的决定成就了当前的局面。在我们的一年班中,师生关系构成了权威关系,学员的实习构建了一个事工的现场。而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在课堂里学习。早晨的灵修、具体的课程、释经作业、圣经专卷的学习。这些都是学校安排的学习,而我们的开拓实践也是学习的一部分。这使得我们的事工处于一种良性的状态。

同时,作为事工的结果,我们在形成不断扩大的宣教团队。令人惊讶地,今年我们有150个新生,其中一小半的人不是说中文的。在过去,我们从来没有团队成员不说中文的情况。这意味着,到了明年,我们的同工群体里将有一批不说中文的人。有了这样的开始,很快地,我们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不说中文的同工。一年班自身也会不断地成长成熟,结果就产生不断扩大的宣教团队。

3)产业

为了生存,为了支持宣教事工,我们决定在宣教地建立产业。而产业又创造事工现场并整合教会的各个部分。最终,我们要通过产业建构倍增的模式。

我相信我们的咖啡产业和麻辣烫小吃的铺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业在美村的宣教中成为了重要主题。一开始我们只是为了生存。后来觉得,若是挣到了钱,它也能被用来支持教会的事工。但实际上,我们的e+e咖啡连锁店,加上与之相关联的铺子及围绕咖啡店所形成的整个系统,它们有产业经营以外的三个作用。

A. 产业创造了事工现场。

产业不仅是使我们挣钱以维持生存,并用额外的时间投入服事——去认识人、给人传福音,而且更重要的是,产业本身创造了事工现场。产业本身带来了当地的雇员——全职和兼职的员工,产业本身带来了我们能直接接触的人,使我们能够跟当地人进入一个相对安全又有效的福音关系。

B. 产业作为整合的平台。

我们的产业,作为一个连锁机构,将所有在产业中的人整合在了一起。假如我们现在各有各的产业或者在职场工作——这个人开包子铺,那个人做煎饼果子,这个人开照相馆,那个人开婚庆服务,还有另一些人在不同的地方上班——大家各忙各的,然后到了主日那天,我们聚在一起,这样就不可能形成如今的局面。 

在现在的产业框架里,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些投身产业的弟兄姐妹们,他们心态是:如果是为自己做,这笔钱我就不挣了。如果这钱挣得不开心,这活我就不干了,不可以吗?可以——要是为自己做,我随时可以不做。但如果是神让我做,那么再艰难我也要做下去。这是我们的产业能够做下去的原因。在这样一个产业框架中,大家不分你的、我的,大家都意识到我们是在一起为神而做。

有的人一开始不想做,觉得那个项目他不喜欢。但通过这个他原本不喜欢的项目,他能够领人查经,于是他就喜欢了。这构成了我们特有的整合教会的一个场。这就是产业的第二个作用,它在产生事工现场的同时,也在整合教会。

C. 产业建构倍增模式。

对在我们之外的观察者来说,这一点可能尚不明显,但却正实实在在地发生着。

产业要以其自身的增长来构建教会的倍增模式。假如不是产业推动教会倍增,而是教会自身自然地增长,其内部的增长动力是不足的。但现在,产业和教会,两者彼此推动、共同增长。当教会有了足够多的工人,也因此有了足够多的潜力和可能性,为了将这潜力发挥出来,我们就急需更多的场。于是我们就催促着,要开更多的铺子,好让这些工人能够有机会去认识人、带查经。藉着这些新开的铺子,当我们认识的人多了、服事的对象多了,我们又会反过来发现我们的同工其实是不足的。于是我们赶快带查经、赶快牧养、赶快强化,以便能有更多的工人起来。这样,两个意识互相推动,使产业和教会协同倍增。

并且,如果产业的经营进入了良性的轨道,那么它所带来的倍增是一件自然的事。同时,如果教会的牧养也进入合理有效的轨道,它所带来的倍增也同样是自然的事。两件自然的事合在一起,彼此推动。跟一般情况下教会的自然增长相比较,我们的倍增的模式有一个硬性的、物质性的、可见的机制:产业基于其自身的特征正在以蓄势待发之势增长,并要引起教会的倍增。

总结而言,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对产业的理解和设想有了一系列的进展:一开始只是为了生存;此后,我们期待产业的收益能支持事工;再后来,我们藉产业创造事工现场,并整合教会的各项事工和资源;现在,我们要藉着产业这个平台来实现教会的增长,构建产业和教会协同增长的倍增模式。这是在我们现在所形成的模式中极为独特的部分。

4)教会形态:一间教会多个分堂聚会

我们的教会形态是在北京、在政府的高压下形成的。但到了雅加达之后,我们仍然保持了一间教会多个聚会的教会形态。聚会地点的选址围绕着目标群体的居住地——大学校园、华人聚集地和新型商业中心等。通常以咖啡店为聚会场所,每个聚会的规模都不大,目前约在十几人至二、三十人之间。我期待今后一直保持这样的聚会形态。虽然这样的聚会模式是被动形成的,但我意识到这实际上是最好的聚会模式。

当然,这样的聚会模式有很多弱点:分堂多,堂点规模较小,单个堂点中的优质工人就少。有时,聚会的氛围上不来,同工们也比较辛苦。虽然分散的时候显得弱,但一旦有一个共同的活动,平时在不同堂点聚会的人聚在一起,大家彼此看着,发现都还是处在很热心的状态。 

虽然有弱点,但在这样的小聚会中每个人都很重要——无论是慕道友,还是神学生,还是已经在其中服事的工人。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得到了实际的关注,每个人都受到挑战。 而且因为堂点多,就需要更多的教牧——全职的或者带职的。于是,我们就形成了比较庞大的教牧团队。我自己在计算教会工人的比例时,往往是按着6比1来算的:如果我们有600个成员,就需要有100个同工。如果我们的成员都在一个大聚会点中聚会,我们是不需要这么多同工的———二、三十人就绰绰有余了。但是现在,我们有了极高的同工比例。

教会的同质性问题:分散的聚会如何能被看为同一间教会?

无论在北京还是在雅加达,多堂点聚会的形态都会带来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分开聚会的主日分堂,凭什么被看为同一间教会? 

一个教会就好比一家人,而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有一样的精气神。美村教会的成员要有一样的精气神,这指的是有一种属灵上的共同特征。在我们看来,这种一体性的实际不应该仅仅来自领袖间的团契相交和共同议事,以及治理的一体性结构。仅仅一起花钱、一起做事是不够的,它需要一个更本质性的根据。

在我们看来,这些分开的群体共为一间有形教会,其依据包括三个部分:权威结构的一体性(领袖团队、治理、章程、纪律等)、共同的灵性特征(对真理的认识、灵性经验、反应模式等本质上的一致性)和实际的彼此相交(会友跨聚会点的属灵相交,例如营会和共同事工等)。这三项要素共同起作用,决定教会的同质性。

这其中,共同的灵性特征被看为决定性的要素。这意味着美村教会必须自觉地共同寻求和形成神学和牧养上的同质性。

5)校园事工

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雅加达,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会特别关注大学的校园。

学生需要福音。在一个人青春年少时所发生的事是非常神奇的:好像上帝在那个时候、在短短的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把整个生命的礼物一股脑地都给了这个人。但如果没有方向、没有操守、没有一个合理的设置,这些最好的东西就可能被挥霍掉、被毁坏掉,并且他的人生会因为曾经浪费掉了的青春而进入更为贫瘠悲惨的状态。这世界本身不能给青春期的人任何建设性的照料。

在中国是这样,在印尼也是一样。他们需要福音,需要一个方向来规范他们激情的倾注、他们友谊的呈现和落实,以便他们的整个人生能更丰富地在真理上长进。一群充满激情、感受极为敏锐、心如花开的人却毫无方向,在破坏性地挥霍自己的青春,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我们就必须做。鲁迅其实不知道福音,但他知道人在吃人。现在年轻人也在被吞吃,我们要起来去救助他们。 

同时,要使我们的事工扩展、有果效,我们也需要得到年轻的知识精英。

当然,这很艰难——学生事工总是在花钱,却不能从中拿到钱来用在别处。但它能得将来的优质的工人。我们现在有一批年轻的、热心的工人,他们多数是在北京结的果子。我也期望几年后我们能有更多热心的新一代青年——他们是在雅加达结的果子。

6)基督教教育:HORA学校

为教会的未来,我们开办基督教教育。HORA学校的开办是为了孩子——为了使他们得到系统的、最好的栽培和训练;同时也是为了父母——我们的父母需要得到专业性的配合,以帮助他们按着主的道来教养孩童。

客观上来说,HORA学校也正在成为全教会的、共同的、亲密关系的场。HORA学校正在将我们组合为一个社区,这真的是一件意味深长的事。只有在与HORA学校相关联的时候,我们中的很多人才会显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因为在HORA学校中,他们是某个孩子的妈妈、某个孩子的爸爸,而不仅仅呈现为在某个堂点里聚会的人。很多的时候,家庭与家庭之间也彼此开放:“哎,我今天忙,不能去接孩子。你今天去吗?能帮忙带回我的孩子吗?”我很感恩于大家之间的这种关系,非常真实,是真正应该有的社区的关系。

但HORA作为教会学校还可能承担更多的功能:藉着讲座、演出、研讨会和展示等等,使整个教会社区——不仅是孩子,也包括成年人——都成为热切学习古典知识和科技新进展,并且活跃思考和行动的人。

同时,这些孩子是教会的未来。他们将来会去到大学里,会有室友和同学,会有职场和同事,会有大批被他们影响和带领的人。他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将来福音战场上的十夫长、五十夫长、百夫长、千夫长。他们关联着众多我们现在还完全看不到的他们的同龄人、将来世界的主流中坚。

7)六个单元之间的动力关系

虽然我们试图表明我们这里有些东西,我们期望你们来看、来评估。如果觉得好,你们就拿去用。但我也意识到,这其中的许多东西你们有可能用不上。神所给我们的这些,没有哪个是事先设计出来的,都是在做的过程中形成的,却强有力地彼此关联着。我们传福音的行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的咖啡店、我们的HORA学校、我们的神学院。这些部分彼此关联,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互动着的系统,是一个被整合在一起的只有福音的教会。

2. 模式化

这里的各个单元(神学和牧养、教会结构和神学培训、产业与倍增机制、HORA学校、校园事工),其内部的机制和模式以及单元之间的关系机制正在形成,趋于完善,将越发成熟,并最终达成结构性和系统性的模式化。成熟的模式化是落实福音和神学以及教会倍增的关键。

模式化的意思是有一些相对稳定且固定的要素和要素间的关系,以及这个关系运行的机制,以至于不管放到哪里,它们都会保持基本的品质、特征、关联方式和运行机制,并且还是稳定、有效、不改变的。

通常,一个模式不是人们在行动之前就自觉地设计而成的,而是当事情进展到了一个地步,在其中摸索的人开始不断整理,并自觉地使之成型。一旦模式成型,我们就无需再多费心思了。比如,将来有一个人来到我们的模式化高度完成了的教会待两年。从来没有人告诉他模式化的事儿。他是在这个教会里信的,他就这么一路成长过来。他可能会觉得哪天下午产业里需要一些人来帮忙,喊他一声,他就赶紧跑过去。他理所当然地前往,并且他不认为这只是邻居家有事,教会中的弟兄姐妹有事,要以爱心来帮助;他内心里知道这是使命里的事。

模式化一旦成熟,就会超越其间操作者的个人特征,甚至群体的特征和环境的特征。它总是带着同样的性质,产生一样的果效。

科学往往是高度模式化的东西。它使一个智力平庸的人也能够教高深的科学的科目。聊城师专的物理课和北大的物理课,肯定有教得好坏的差别——设施、老师的素质和资历都有区别。但这不会导致两所学校的老师在讲同一个物理定律时讲得完全不一样。全世界教物理课的,无论是爱因斯坦还是费曼,他们所教的都是同一门物理课。这是因为这些内容已经学科化和高度的模式化。

但一说到教会,情况就不同了。每间教会都有每间教会自己的样子:不好的教会都差不多不好,稍好点的教会又各有不同。这说明教会自觉地在客观的核心真理及其关联和客观合理的规则上建立模式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想要在这些事上竭尽全力。

努力能带来增长,但合理、有效且成熟的模式化却能使我们倍增,甚至不只是半倍、一倍的倍增。一次是倍增,翻两番就是涨了四倍。充分合理的模式化,加上天时地利人和,给我们一个机会和优越的环境,我们就能够做到。但如果没有模式化,就算给我们充分的机会,我们拼命做也只能得到极有限的成果。

我们现在所寻求的,不仅做事,还有不断的讨论、整理、评估、改变和调整,甚至我们在讨论、整理、评估、改变和调整上所耗的精力需要跟实际做事所耗的精力一样多。我们有更长远的期待和看见。我们在做的过程中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做,从而将确实有效的东西确认下来并加以完善,不合宜的东西则随时调整。我们既从宏观的角度、也从微观的角度不断地评估、整理。这也包括我们这次的研讨会。这样的研讨会我们不会只开一次,我们会年年开。

我们在努力地寻求模式化。这模式化是我们在这已经有的六个要素(可能还有一些对我们而言格外重要、却尚未被发现的要素)的互动中,在它们各就其位又彼此紧密连接的关系中,借助一系列客观的、外在的机遇,因着我们所充分领受的上帝在福音里的恩典,而进入的一个快速的轨道。火车在铁轨上跑得快。而一旦脱轨在沙滩上,它就跑不动了。这不怨火车,而怨轨道。模式化就好比这轨道。

我们试图建立全面的模式化。这包括牧养的模式、神学牧养理念的论证、全套的牧养设置和各样的查经教材、中英印尼三语的课程体系(以后可能还有阿拉伯语或其他语言)、HORA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模式化、美村圣经神学院、多语的全套教材、中英双语的教师参考书库、产业相关的多样具体的标准化运作,以及各种活动的模板等的模式化。

这些就是我们正在做、想要做并期待成就的一系列的事。其中一部分我们已经做了,但还有很大一部分、甚至将来更多的部分我们想要邀请大家一起去“摸”和“闯”的。我很期待我们能这样同行!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