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可能人为培养出莎士比亚吗?诚然,猴子打字机的思想实验,有可能让我们可以设想无限长的排列组合能合成出一部莎剧。然而,正如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在“论莎士比亚“所言,若一个世代非常堕落,则莎士比亚那样的天才灵魂将无从诞生,也无从被理解。因此,重回莎翁时代,探究是什么形塑了莎翁,而这对现代又有何启发,或许是有趣的。关乎于人文经典的博雅教育,被认为是培育出伟大心灵最好也唯一的方式。如塞缪尔·约翰逊博士(Samuel Johnson)说的那样,在包含莎士比亚在内的经典作品中去寻求“熟悉而不粗俗,典雅但不张扬”(familiar but not coarse, and elegant but not ostentatious)。
谈起博雅教育,会想到什么?是关于拉丁文、希腊文的扎实学程,还是古今经典的认真研读?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Scott Newstok用另一种方式回应这个问题,并在基础上展现了莎士比亚为何是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家。这部著作是一本非传统的书,不同于那些严肃的学术著作,Scott Newstok用十四个关键词,串连起现代与莎士比亚所身处的时期,来探讨何谓博雅教育。书名叫做《如何向莎士比亚那样思考》(How to Think like Shakespeare),旨在告诉读者,莎士比亚的思考方式。所以这并不是一部大部头的莎翁注疏或是钻研之作,而是轻松的、略带诙谐的带领读者用莎翁的思维去思考现代与古代问题的书籍。
现代人总喜欢追寻一些新鲜的名词,以此来命名他们遭遇到的处境的解决方案。这类倾向背后,透露出了一种现代人的前提:现代的问题跟过往不同,过去有过去的语境,今日有今日的情境,而这是一种历史主义的视角。作者并没有如威廉坦普尔爵士(Sir William Temple)或是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那样致力于辩论古今之争,而是采用十四个关键词,十四个现代人也重视的主题,把读者带回文艺复兴时期,让读者感受,莎翁是如何养成的?他又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这其实也已经告诉了读者:今日的问题,并不新鲜,莎翁的时代也都有,而且莎翁处理得更好。十四个主题,分别是,思考(Thinking)、目标(Of Ends)、工艺(Of Craft)、适应(Of Fit)、场景(Of Place)、专注(Of Attention)、技术(Of Technology)、模仿(Of Imitation)、练习(Of Exercise)、对话(Of Conversation)、积累(Of Stock)、约束(Of Constraint)、创造(Of Making)、自由(Of Freedom),作者一边展现莎翁如何思考这些关键词,一边潜移默化地告诉读者,这其实便是“博雅教育”的过程。
例如,现代教育里,注意力不集中?在专注(Of Attention)这个章节里,作者提到可以让学生在朗诵莎翁中获得注意力,因为在那些沉重的时刻,莎翁的语言是如此的有爆发性而让读者能专注。在此,我们不妨比作者走得更远一些,莎翁呈现了这样的画面:命运支离破碎的时刻,有力的言辞在寰宇响起,成为了风暴的中心,与无力的世界呈现出强烈的对比。
在“目标”(Of Ends)一章作者展示了现代教育如何沦为填鸭式,并且有着功利主义的本质。然而莎翁告诉我们,有些事物并非真正无用的,高级的阅读与写作,带来的思考的全面提升,而这恰恰是理想中现代公民需要具备的特质。我们可以思索作者的分析,接着抛出一个问题:这个时代为何会像《哈姆雷特》说的那样:“蒙上了惨白的一层思想的病容。”爱默生(Ralph Emerson)在《美国学者》中抱持“每个时代也能如同之前那样美好”的态度,对于当下我们的,只怕过于乐观。
在“工艺”(Of Craft)一章,作者则向读者表明莎翁的戏剧如何用“工艺”。透过说明“工艺”是在不断创作与练习中把外在的自然质料,转变为内在呈现形式的过程。在莎翁身上,这表现为把自然转变为戏剧。作者认为,莎翁将自然改造为诗歌,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整体风潮一样,也说明了近代戏剧的发展:学徒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学习自然并最后变成了大师。
在“工艺”(Of Craft)一章,作者则向读者表明莎翁的戏剧如何用“工艺”。透过说明“工艺”是在不断创作与练习中把外在的自然质料,转变为内在呈现形式的过程。在莎翁身上,这表现为把自然转变为戏剧。作者认为,莎翁将自然改造为诗歌,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整体风潮一样,也说明了近代戏剧的发展:学徒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学习自然并最后变成了大师。
Auszug aus einem Briefwechsel über Ossian und die Lieder alter Völker
让人想到赫尔德在《关于Ossian的往来通信与古代诗歌的节选》(Auszug aus einem Briefwechsel über Ossian und die Lieder alter Völker)中说的,莎翁的音律表现出了强烈的自然内化的结果。这让人阅读莎翁的时候,就是在品味自然,也让莎翁的作品达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出色。
在对话(Of Conversation)这一章,作者阐释了对话与理解的关系,作者指出,莎翁戏剧经常透过”To or not To”的句式,作者认为,透过这样的方式,莎翁逐步把读者带进了真正的理解中,产生对话情境,并提出了一些如何在当代教育中练习这一点的方式,例如让他们自己编排对话并藉此探索问题。作者提出”To or not To”的这点,让人联系起,苏格拉底在《普罗塔哥拉斯》中那句铿锵有力的质问:“年轻人,你要把你的灵魂交给谁?””To or not To”这并不是模稜两可的日常情境,而是价值判断的非此即彼。这种透过问句的对话录,逐步上升到真理的过程,古代的柏拉图与近代莱辛的《智者纳坦》,都很熟悉这种写作技艺。
在积累(Of Stock)这一章节中,作者认为,经典将有助于人心灵的丰富性,比起现代人枯燥而没有内涵的文字,莎士比亚或者罗马人的典籍显然更值得阅读,而熟读经典也正是莎翁之所以能写出隽永作品的理由之一。对于这样的论点,如司各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的名言:“麦格雷戈坐在哪儿,哪里就是首席”(”Where MacGregor sits, there is the head of the table.” )经典就是经典,永垂不朽,指引星辰。
在约束(Of Constraint)这一章中,作者认为从文体到情感的限制,并不会制约人的活力,相反地,人会在一定的约束与规范里激发种种的创意和天才,最好的例子是十四行诗,莎翁将这个规则发挥得淋漓尽致。十四行诗看起来是一种制约,但正因有制约,才有创意。
作者透过多个方面展示莎翁的细节,他的作品、编剧手法、场景等等,向读者连接了古代与现代的桥梁。莎翁的戏剧不再是属于文学系的专属读物,也不是少数高雅人士的生僻爱好,学会莎翁的思维,可以品读莎翁,也可以用莎翁的方式,来面对现代生活。在本书里,透过对莎翁时代与莎翁作品的探讨,作者向我们说明了莎翁于今日的意义,在于他能塑造灵魂。作者可能被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影响过,他认为每个人都如同艾迪生说的那样,是一个待雕琢的灵魂,如何雕琢这样的灵魂呢?若使用莎翁的方法,能雕琢出崇高的心智。因为莎翁的作品,是基于对永恒问题的思考,对自然的内化,对命运的挑战,在这样的经典中砥砺自己,就好比经历了奥德修斯的返乡之旅,灵魂最终得到了伟大的塑造。
现代人不喜欢阅读经典,这是老生常谈,然而,却少有人意识到这里头真正的危机。1982年出版的文章“谁还阅读麦考莱”(Who now reads Macaulay?),听上去和艾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当年那句”谁还阅读布林布鲁克子爵?”(“Who now reads Bolingbroke?”)一样,不过是一些过时古板的牢骚。然而,不读经典,损失的是古代人吗?其实是我们。
博雅的梭罗(Henry Thoreau)在《瓦尔登湖》中,警告若只是沈溺于快速而廉价的出版物所带来的快感,长久以往,我们的语言、思考、文化都将败坏。而在现代,快餐时代的短视频与网文进一步的带走了我们深刻思考的能力。也许有人会说,短视频和网络文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告诉我知识的捷径,我其实学了很多东西。为何这些事物取代不了经典呢?这是因为,知识并不是一堆死记硬背东西。格里乌斯(Aulus Gellius)在《阿提卡之夜》中告诫我们:“读书破万卷,未必得真知。”关键在于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梭罗告诉我们,真正的知识,需要你在艰难的文本里,每一句每一个字的仔细爬梳。这些经典,背后都是深刻的永恒问题,它们将不断的锤鍊与雕琢你的灵魂。在经年累月的挑战着自己的思考,结合你实际的生活经验,最后你会在文本与生活中,不断地加深自己的思想,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王国维说,“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便是如此。
然而,我们生活步调繁忙,工作与琐事之余,经常会感到,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琢磨这些事情了。但是,人生终会过去,我们为活着这件事情奔波,并不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是为了拓展生活的各种可能性。透过阅读经典,来深度思考,才是真正的休息。在这些伟大的经典的吉光片羽中,你终于能从那个劳动的、疲倦的、无聊的世界中,获得一丝永恒的喘息。此刻你的视线终于不被綑绑,你向那个宇宙般广阔的世界投去了自己的目光,在那里寻得了自己的北极星。亨利亚(Henry Adams)在自己的自传中说到“教育在结束时开始,在开始时结束。”我们走得那么远,其实是为了那句德尔斐神谕“认识你自己”。
亨利·亚当斯
所以,莎士比亚对我们而言还有意义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莎士比亚笔下的世界,展现出神意与命运逐渐隐去,人类无所适从的矛盾与痛苦,能激发我们对现在生活的反思。《冬天的故事》或《哈姆雷特》呈现出世界在衰败过程中的荒谬,人们如马基雅维利的《曼陀罗花》中那样猥琐,并把这样的坏事都归因于命运从而获得正当性。人们如同《李尔王》那样被蒙蔽心智,又如《科利奥兰纳斯》里的罗马群众,亲手放逐了自己的守护者。
在Scott Newstok的书籍中,他向现代读者介绍了莎翁思维的独到之处。从古代到文艺复兴的积累与变迁,造就了莎士比亚的广阔与深度。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像莎士比亚那样思考?作者在书中大量的引用古代经典,其实已经告诉我们,只有丰富的积累,我们才能真正像莎翁那样去思想。莎翁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是如何衰落的,但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世界在衰落前的可能样貌。罗马的普鲁塔克高声呼喊“潘神死了”,世界并不会在激烈的碰撞中灭亡,而是在静悄的破碎。典籍和他们所蕴含的精神也许都会消逝。《荷马史诗》早已告诉我们:世代如落叶。但至少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自己还能读读莎翁。这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至于未来,就如莎翁借克莉奥佩特拉之口所诉说那样:随风而去哦!
转载自公众号:知道人文